“中国工业大奖”获奖企业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为主营业务,注册资本475亿元,资产总量原值1697亿元,现有职工92137人。大庆油田1960年投入开发,已累计生产原油19.1亿吨,并上缴各种资金并承担原油价差1.3万亿元。创造了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的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奇迹。“十五”期间,大庆油田年油气当量仍保持在5000万吨。 2000年以来,大庆油田连年位居纳税百强企业之首。尤为值得骄傲的是,其勘探开发等重大技术成果已经载入我国科技发展史册。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玉普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庆成为我国工业建设的一面旗帜,今天仍然是工业战线改革和发展的楷模。在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大庆油田秉承了王进喜同志的铁人精神,走过了光辉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大庆人继续保持了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优秀品质,使艰苦创业、三老四严的大庆精神又增添了创新、求实、奋进的时代新内涵。依靠技术创新,大庆油田实现了连续27年的高产稳产,确保每年向国家提供5000万吨原油,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依靠科学的发展观,大庆油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国的石油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产量夺冠效益优先,书写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石油关乎国民经济命脉,大庆油田始终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创造了石油工业的“三个第一”:原油产量第一、上缴利税第一、原油采收率第一,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进入新时期,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发展战略,部署了“三步走”的发展构想,制定了“年产油气当量4200万吨以上稳产到2010年,4000万吨以上稳产到2020年”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力争到2060年,油气当量保持在2000-2500万吨。
“十五”以来,大庆油田迎来第三次储量增长高峰,累计提交各级石油储量18.4亿吨,并发现了东部陆上最大的天然气田;油田开发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并建成世界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走出去”取得实质性突破,收购了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开创了“油气并重、内外并举,生产贸易、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二、拓展思路加速创新,支撑百年大庆
大庆油田树立了“资源有限,科技无限”的发展理念,坚持科技“超前15年研究、超前10年试验、超前5年配套”,按照“实用为主、发展前沿、注重集成、形成产权”的思路,构建了以四大支撑系统、三支科研队伍、五大研发基地和十五个重点实验室为保障的创新体系,并建立了以业绩贡献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在应用注水开发技术基础上,大庆油田相继创新了一系列重大接替技术:聚合物驱油技术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0%,已累计产油1亿吨;三元复合驱技术全面应用后可再提高采收率10%以上,将给我国石油新增10多亿吨可采储量;泡沫复合驱技术已在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获得发明专利,应用后将新增可采储量4.2亿吨,相当于又找到一个10亿吨大油田;以微生物采油技术为代表的四次采油技术也已着手研究储备,应用后可使大批“死井”复活。
目前,公司累计取得科技成果7900多项,其中国家级123项,仅“十五”以来,就取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技术进步奖等7项重大科技成果。
三、储备资源调整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庆油田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把改善民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神圣使命。面对石油贮藏量减少、分布不均衡、开采难度大等现状,大庆油田坚持科学发展,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大庆油田集思广益,号召全体员工为油田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同时还主动出击,在大庆内外寻找后备资源。目前,公司在松辽盆地、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已形成“储量上亿再十年”的现实储量目标区,实现了“大庆外围找大庆”的梦想;在松辽盆地北部地区发现了我国东部陆上第一大气田,实现了“大庆下面找大庆”的梦想。
从2003年开始,油田进行战略调整,将年产量每年下调大约200万吨,使油田的发展后劲得到了延续。同时,大庆油田还不断创新采油技术,今后随着三元复合驱等技术的成熟完善,采收率可再提高20%甚至更多。
大庆油田还扎实推进“送温暖”工程,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十五”期间,公司在新增油水井21684口的情况下,综合能耗降低了55万吨标准煤;推行无污染作业和绿色施工,建成国内最大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和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示范区;配合地方政府整体规划,恢复2.7万亩油区植被,新增1.8万亩绿地,启动306公顷生态园工程,促进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四、传承精神弘扬文化,铸就新时代的大庆丰碑
大庆油田始终认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集中体现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油田发展的强大动力,并把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主线,采取有效措施,用会战时期形成的光荣传统铸魂育人。公司大力传承“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继承 “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作风,发扬“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雄气概,保证大庆人政治本色不变、优良传统不丢、奋斗精神不减。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庆油田创新地形成了“大庆油田,为祖国加油”、“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永远做油田精品”等文化理念,并通过塑造新时期“五面红旗”、基层建设“十大标杆单位”等为代表的英模群体,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企业氛围。
多年来,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鼓舞下,爱岗敬业、舍身忘我、默默奉献已经成为大庆人的行为标准,越是在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越能表现出大庆人的风采。被赋予时代新意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将始终激励着大庆人在新的时期昂扬向上、奋发进取。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源于1956年10月8日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经历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经国务院批准,于1999年7月1日正式成立。集团公司所属8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以及若干直属机构,共134家预算内企事业单位,控股4家内地上市公司与2家香港上市公司。现有员工10万余名,已培育形成了以重点学科带头人为代表的科技队伍、以优秀企业家为代表的经营管理队伍和以能工巧匠为代表的技能工人队伍。其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0余人。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兼总经理:马兴瑞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着我国航天运载火箭、卫星、载人飞船等航天器的开发、研制和试验任务。50余年来,航天工作者发扬“为国争光、勇于攀登”的创业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成功地完成了“两弹一星”、“三抓”工程等研制任务。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研制成功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东方红系列卫星、神舟载人飞船等系列航天器,这些产品在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集团公司在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的同时,又创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成为中国工业界、科技界和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一、自主创新,勇攀高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伊始就立足于自主开发和培养科技人才,坚持“高效益开发人才、高层次集聚人才、高质量培养人才、高起点挖掘人才”的原则,建立起了具有航天特色、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选用、评价、激励机制。集团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设立了近50家研发中心,并积极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搭建合作创新平台,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0项、申请专利751项。集团公司先后投入150多亿元,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天基础研究、研制、生产、试验设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配套的航天工业制造体系。
二、不辱使命,为国争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确保和提升我国在世界航天领域的地位为使命,潜心从事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设计、生产和试验工作,先后共研制发射了135颗应用卫星(其中集团自主研制90颗)和6艘神舟飞船,目前在轨27颗卫星。集团生产的长征品牌运载火箭已进行了104次发射,其中将29颗国外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取得了自1996年10月以来连续62次成功发射的佳绩。神舟五号、六号飞船两次圆满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标志着我国从航天大国开始走向航天强国。
三、平战结合,寓军于民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成功研制出我国一系列星弹产品的同时,航天民用产品的发展也实现了重大跨越。集团公司按照“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大力发展民用产品和技术,并在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材料与先进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汽车零部件及特种车辆等领域形成了很强的实力,实现了经济效益持续高速增长。5年间,集团公司组建了以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为代表的民品核心企业,建成了多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民用产业收入翻了近两番。在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实践过程中,集团公司的航天民用产业正逐步向规模化、效益化方向发展。在国资委绩效评价中,集团公司位居军工行业第一名。
四、持续突破,再创辉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人类探索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浩瀚工程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极大地提升了我国航天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后续发射的神舟七号将实现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九号飞船将与神舟八号留在空中的轨道舱实现我国航天器的首次太空对接。
2004年开始启动的“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经过两年半的努力,取得了重大进展。2007年10月24日,举世瞩目的“嫦娥一号”卫星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成为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11月26日,“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在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上实现的又一个重大跨越。“嫦娥一号”工程的成功实施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促进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自:中国工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