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您的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黄岳忠: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再认识

2017-12-7 16:37:12  作者:黄岳忠   点击率:1274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经济战线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和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攻方向。
一、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新思想为指导,增强认识和实践三大变革的自觉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经济发展长周期和全球政治经济的大背景出发,紧紧围绕我国经济“怎么看”,发展经济“干什么”,做好工作“怎么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一整套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从全面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变化到将其高度概括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明确指出了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三大特征;从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强调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明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到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这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紧密衔接、一脉相承的经济政策框架指引下,通过全国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努力,在国内经济”三期”矛盾迭加、国际经济艰难复苏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过去的四年年均增长7.2%,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增长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位。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指路明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的重大判断,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的战略目标。实现新的战略目标,必须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推动经济发展三大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们要深刻理解三大变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是瞄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从生产端入手,向结构优化找出路,在供给侧上下功夫,用改革的办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需求的适应性,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平衡。
    二是根据我国现阶段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传统比较优势明显削弱,粗放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的现实,更加自觉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三是针对加快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而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买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政府转变职能,不断增强其公信力和指引力。
    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重在标准和品牌;效率变革、重在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动力变革,重在坚持创新驱动。三大变革,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我们一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坚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经济工作主线不放松。
二、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新阶段、攻关期的大背景,加深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
    党的十九大向世界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时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们要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和攻关期的大背景,加深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内经济工作的主线,是适应、引领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十九大报告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列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首要任务,更进一步凸显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当前政策体系和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五个“统筹”一道载入党章,更加说明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和全局性。
    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迫切要求。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历史性论断。转向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我国经济已从以往主要依靠增加物资资源消耗实现的粗放型高速增长,转变为现在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的集约型增长。表现在产业结构上,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在产品结构上,由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为主转变;在经济效益上,由高成本、低效益向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向转变;在生态环境上,由高排放、高污染向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经济转变;最终体现在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加。从供给、生产端发力改革,优化结构,正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迫切要求。
    2、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是直面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要论断,是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相一致的。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攻击的数量和总量,而是供给体系的质量需要提高。生产供给不能根据需要变化与时俱进进行调整,人民群众多元、高水平的需要就难以得到满足。直面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就是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改革这条主线,才能跨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口,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几十年的高增长,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人民从此获得了巨大实惠,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分配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对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诉求不断提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和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动适应新常态,突破发展瓶颈的现实选择。现阶段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三个重大结构失衡:一是实体经济供需结构失衡,低端 过剩、高端不足,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金融货币和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的比重逐年降低。  三是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失衡,资金和要素脱实向虚,造成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从国际竞争看,面临发达国家产业回流和发展中国家成本优势上升的双重挤压。在此情况下,若再简单地利用扩大需求,则会加剧产能过剩,还会提高杠杆率,造成企业成本增加,会加剧失衡。缓解和破解三个重大失衡,增强国际竞争力,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的的动态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两年的努力,虽已初步告捷,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正逐渐走出阵痛期、步入收获期,但仍有相当数量的资金、土地、劳动力资源、沉淀在严重产能过剩、高污染企业中,拖累了经济转型和效率提高。“ 放管服 ”改革深入推进,但让企业和群众更加感受到改革成效仍需深化;绿色发展任重道远。因此,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全要素效率,是当前发展突破瓶颈的现实选择。
三、深入把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指明了方向。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八个方面任务和目标:一是强调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二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三是支持传统兴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四是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五是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六是坚持“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七是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八是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社会风气。把握以上要求,一定要在以下几个环节上下功夫。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要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要在发展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两个方向上同时发力。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另一方面,要立足生产和生活消费升级的需要,推进传统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向质量提升,绿色低碳、服务优化,品牌高端等方面发展。要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作用,同时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调整存量、做优增量。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要继续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性进展。去产能要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等方面相结合,依靠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处置“僵尸企业”,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妥善处理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去库存要与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提高城市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和三、四线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坚持因城施策,分类调控;去库存要与居民消费升级相适应,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去杠杆要着力优化杠杆结构,提高杠杆质量,把降低企业杠杆,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杠杆作为重中之重。降成本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以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工作为主要抓手,重点落在推进“营改增 ”、完善地方收费清单和清理政府性基金三个方面。补短板要坚持软硬一起补,即发展短板和制度短板一齐补,重点在市政和环保基础设施、就业创业、卫生医疗、扶贫脱困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切实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一方面,企业家是经济发展大潮的催化剂,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充分调动企业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带动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另一方面,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强国的需要。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在促进新动能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同时,能够带动扩大就业和脱贫攻坚。
  (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和加速融合发展。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引领助供给侧结构改革、其本质也是一种供给。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这是对创新提出的更高要求和创新的更高境界。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灵魂”,只有不断激发人的灵感、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冲动,激发人力资本的创造力、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各行各业都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融合是新一轮产业革命最本质的特征,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是促使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及产业形态深刻变革的重要抓手,是实现经济高效率与高精度的核心所在。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催化上做文章,加大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研发和应用力度。要将工业互联网作为融合的主攻方向之一,依靠工业互联网实现研发、设计、生产、流通和服务等全流程、全方位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企业要在研产销全流程中深度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要在重构技术体系与价值链体系、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打造异地协同研发设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加快融合。工业技术是基础,信息技术让企业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因此推进企业内的工业技术与外部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十分重要。企业推进融合要注意“软硬兼施”。一是引进先进技术的硬实力,要结合精益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软实力。二是要求产品软硬并重。通过在产品中嵌入智能模块,保持终身在线,提供在线监测、什级和增值服务。三是企业以产品为主导向服务与制造高度融合转变,由单向线性产业链向双向网状生态圈转变。只有坚持软硬兼施,才能收到提升效率和效益的实效。
   (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要始终抓住提升产品质量这个中心环节,大力推进产品制造向精品制造转变。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但国际知名品牌少,去年全球最佳品牌百强榜单中,我国只有华为、联想进入,分列72、99位。近年来,通过质量提升行动,自主品牌开始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建设品牌强国任重道远,推动以质量变革为动力的产业变革,一是围绕提高品质,强化质量标准管理,向国际标准看齐,让标准引领转型升级。二是瞄准增加品种,优化产品供给,挖掘需求盲点,开发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产品,丰富产品类型和档次,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定制化需求。三是紧扣创建品牌培育知名产品和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有特色、有价值、有底蕴的“中国品牌”和“金子招牌”,以品牌建设引领产品迈向中高端。
    (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绿色发展不放松,努力推进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地抓好节能、降耗、减排工作,着力降低单位增加值的能耗、物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高技术产品、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加快低碳、循环发展。企业在这方面要坚持对标挖潜,向行业的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看齐。另一方面,要加紧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壮大绿色企业、强化绿色监管等措施,构建现代绿色制造体系。企业要将绿色设计、绿色技术和工艺、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供应链、绿色就业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对环境影响不断降低,让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协调提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博大精深。随发展情势的变化,内涵和任务也会有变化,但优化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质量和效率这三方面的基本要求不会变,供给侧、结构性和改革三个方面协调发力的要求也不会变,实现供给质量提升的要求更不会变。
 
 
 

上一条记录: 黄岳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要求
下一条记录: 安徽工经联召开2017年第二次会长办公会议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芜湖路155号昇华大厦511室    电话/传真:0551-62865616     电话:0551-62875027
技术支持:安徽网库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90098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