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您的位置:首页>> 皖北年会

淮南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王诚在皖北(淮北)经济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2013-6-27 15:41:04  作者:  点击率:3322

淮南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王  诚
(2013年4月26日)
 
尊敬的詹省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淮南作为皖北老工业城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较高,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2012年,淮南工业化率达56.6%,城镇化率达65.3%,分别高于全省10、18.8个百分点;淮南以占皖北4.9%的面积、6.7%的人口,创造了占皖北16.0%的生产总值、22.9%的财政收入。但淮南作为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面临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束缚、局部资源枯竭、安全稳定压力等诸多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密结合资源型城市实际,坚持“科学发展、全面转型、争先进位、富民强市”主题主线,在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在深煤非煤上做文章,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煤炭是淮南的资源禀赋,更是淮南的产业基础,我市规划的主导产业始终围绕这一比较优势,寻求新的战略增长点。2012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7.8:64.0:28.2;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非公经济的增速分别达到32%、35%、16%;非煤电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9%。一是立足煤电,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支持淮南矿业、国投新集等“顶天立地”煤炭企业领跑工业化,2012年实现煤炭产量9100万吨;大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平电三期、淮浙煤电二期、淮沪煤电二期、1000千伏特高压等重点电力项目加快推进,2012年电力装机容量提高到948.6万千瓦,基本建成国家“亿吨级”煤电基地。二是以煤为基,拉长拉深产业链条。一方面,以打造千亿级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为核心,形成以中石化、国投集团、皖能集团、淮化集团、淮河化工等大型化工企业为骨干的煤化工产业集群,煤制气、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等技术和项目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以国家级—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装备制造业承载平台,形成了以卡特彼勒比塞洛斯和久益环球长壁煤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凯盛重工、舜立机械等10余家国内企业为主的“三机一架”省级煤机制造基地。三是开拓非煤,力促力推产业多元。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2011年启动“云海战略”,目前已拥有以电子八所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规上企业26家。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国产卫星应用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将吸引众多产业链企业,打造一流的信息和卫星应用产业集聚区。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日芯光伏一期年产200MW的世界上第一条高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引领效应开始显现;中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落户淮南高新区,吸引聚能、科聚、科烨、美科等20余家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此外,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农产品和食品加工、商贸物流、旅游会展等产业发展迅速,为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二)在园区建设上下工夫,搭建产业集聚承载平台。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有效载体,园区的政策吸引力、品牌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产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在园区规划和扩容升级上,我市完善了“4+7”工业园区布局和规划,园区分布格局和支柱产业初步形成。在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上,2012年全市园区规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0.2亿元,同比增长48%;完成工业增加值26.8亿元,同比增长53%;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2.9亿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2.66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43.5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以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承载核的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气、食品、纺织产业集群,以淮南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承载核的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以现代煤化工产业园为承载核的煤化工产业集群。在政策支持和环境建设上,我市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关于开发区(园区)转型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开展“园区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以开展“园区建设年”活动为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推手,不断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加快行政审批权限清理下放,加强项目建设用地保障,持续优化园区投资环境。
    (三)在四化同步上求突破,促进产业体系协调发展。我市大力推进四化同步,积极构建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构筑了“1+6”共25万亩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专门设立5000万元引导资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支持基础设施、集中居住区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出台加快土地流转的政策意见,建立县区土地流转中心、仲裁机构和村级服务平台,促进土地集中连片开发,形成规模效应。二是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1+6”共165平方公里的城市开发,实施园区产城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农民变市民的进程。加快“1+4”采煤塌陷区板块治理,创新采煤塌陷区“集中式搬迁、发展式安置、开发式治理”思路,实现塌陷区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持续改善。塌陷区搬迁工程建设完成总投资64.6亿元,建立集中安置点58个,建设安置房649万平方米,搬迁居民4.48万户13.82万人,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2.4万个。三是全面实施信息化,推进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加快传统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目前,全市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工具普及率超过80%,重点行业关键工序数(自)控化率达75%。加快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建设,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全市3G网络覆盖率达100%,三网融合达25%,70%以上的企业使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同时,农业物联网建设不断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根据本次论坛主旨,并结合淮南以及皖北地区的实际情况,现就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重视产业政策引导作用,推动区域产业分工和协作。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需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支撑。目前,皖北六市缺乏统一的产业发展规划,各市之间主导产业定位重复,项目建设同质化,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等现象值得警惕。《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对产业升级和投资都有引导政策,其中涉及到皖北地区的就有72个项目,需要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尽早获得国家批准。为此建议,指导编制完善皖北六市产业规划,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推动区域产业分工和协作,整合催生“拳头”效应。
    (二)完善皖北振兴扶持措施,补充产业发展要素。皖北经济发展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关键在于产业扶持政策和产业发展要素的制约。为此建议,一是补齐交通短板,加快商合杭高铁、济祁高速、淮滁高速等项目建设,实施引江济淮、淮水北调工程,推进淮河高等级航道和港口建设,将淮河大桥建设纳入省级层面统筹规划协调。二是破解用地难题,争取皖北地区“人地挂钩”试点工作,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继续向皖北六市倾斜。三是强化金融支撑,对凤台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给予政策支持,推动皖北六市与政策性银行、证券、保险、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园区基础设施、美好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深化合作。四是重视科技引领,比照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优惠政策,给予皖北其余五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同等支持,加快产学研联合和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三)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淮南可持续发展。淮南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为安徽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长期输血、大量失血、缺乏造血,迫切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扶持政策。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印发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皖北地区有三市纳入该规划。为此建议,一是多予、少取、放活,盘活国有资产,支持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统筹解决国企改革历史遗留问题。二是争取淮南资源税改革试点,实行从价计征。三是支持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完善搬迁补偿政策,协调安置资金缺口,争取发行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债券。
    (四)支持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打造淮南首位产业。淮南正在抓紧编制《安徽新型煤化工基地规划》,按照“一体化、规模化、基地化”原则,打造100平方公里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目前已谋划项目约33个,总投资约1650亿元,皖能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中安煤化170万吨煤制甲醇及转化烯烃和衍生产品、淮化集团年产10万吨乙二醇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但项目审批难、技术转化难、煤炭资源配给难等制约了淮南煤化工快速发展。为此建议,一是争取国家和省政府对淮南煤化工发展的支持,在项目审批、煤炭资源配给、土地指标供给、环保节能指标以及取水、排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支持淮南煤炭综合利用深加工国家示范工程尽快审批。三是将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项目纳入省长直接调度项目和省政府领导联系推进重点项目,支持在淮南成立现代煤化工研究院,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五)开展直供电试点,推进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目前,我市六大电力公司装机总容量938万千瓦,在建电力项目装机容量464万千瓦,2012年发电量达528.26亿千瓦时。同时,我市有5座(已建成1座)低热值煤电厂纳入安徽省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专项规划,已建成大中型低热值煤电厂3座。现有符合条件可参与直供电试点的发电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可实现年发电量75亿千瓦时,“十二五”期间将新增低热值煤发电装机容量220万千瓦,建成后可实现年发电量110亿千瓦时。预计 “十二五”末淮南可用于发电的低热值煤将达到1100万吨左右,可以满足350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的需求。因此,在淮南开展直供电试点,特别是低热值煤发电工作,对皖北乃至全省都有重要意义。为此建议,一是请省委省政府成立直供电及低热值煤发电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确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协调解决直供电交易平台、直供电上网电价、直供电安全输配服务体系等问题。三是在低热值煤发电装机规模安排上予以重点考虑,尽快上报国家发改委予以核准。
 

上一条记录: 阜阳市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下一条记录: 阜阳市委、市政府在皖北(淮北)经济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芜湖路155号昇华大厦511室    电话/传真:0551-62865616     电话:0551-62875027
技术支持:安徽网库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90098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