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您的位置:首页>> 《安徽工业经济》会刊

2013年第二期工作通讯(总第七期)

2013-6-15 11:06:53  作者:  点击率:2112

 

  宏观视线

2013年省政府十项重点工作………………………………………………………02

  决策关注

黄岳忠会长谈: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06

  本会要闻

安徽工经联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第三次会长会议在合肥召开…………13

做实事 求实效 不断开创工经联工作的新局面

       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二届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14

本会增补调整副会长、常务理事和理事…………………………………………21

关于在本会担任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职务的有关人员任职调整办法……22

安徽工经联单位会员会费交纳标准与管理办法…………………………………22

安徽工经联将举办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培训班………………………………23

  中国工经联

中国工经联邀请国务院参事陈全生作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报告……24


◇宏观视线◇

2013年省政府十项重点工作

 

  省长李斌在省第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省政府十项重点工作。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进出口总额增长15%,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保持经济健康较快发展

  持续扩大有效投入。在重大基础设施、主导产业、节能环保、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新开工建设1300个以上超亿元项目,加快在建项目建设,确保阜阳——六安等铁路投入运营。支持省辖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做大做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推动企业更多利用直接融资手段。

大力促进消费和进出口。做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政策接续工作,促进汽车、农机、家电等地产品销售。开展全国品牌促进试点,提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拓展文化体育、旅游休闲等消费领域,提升安徽旅游品牌竞争力。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为。落实稳定外贸增长政策,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扩大机电、高新技术等产品出口,鼓励先进技术装备等进口。强化煤电油气运保障。稳控市场物价。

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全方位优化发展环境,出台强有力支持政策,建立专项扶持资金,重点用于项目贴息和融资担保,强化工作推进和绩效考核,迅速掀起民企招商潮,激发全民创业潮,推动徽商“凤还巢”。

 二、着力创新驱动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巩固扩大合芜蚌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试点,加快推进3项国家拓展中关村政策试点,加强人才特区建设。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完成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一期工程,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组建新型产学研用实体和创新联盟,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实施“611人才行动”和“外专百人计划”。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引导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集聚,制定分行业的产业发展、技术升级和品牌培育路线图。实施100项重大科技攻关和1100项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加快新型显示、硅基功能材料、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实施“增长源工程”。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现代物流、工业设计、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进商贸、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创新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业态,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三、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技推广力度,推进农业机械化,力争粮食稳定增产,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加强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支持亳州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基地。新建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农业物联网试点省建设,打造国内重要的农产品网购平台。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转型倍增计划,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6500亿元。

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重点建设1710个中心村,治理10000个左右自然村。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县乡道路和村路提标延伸,完成20万户以上农村危房改造。开展“三清、四修、五化”,完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完成240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

加快实施水利安徽战略。推进新一轮治淮和淮水北调工程建设,加强长江干流河道及青弋江、水阳江、滁河等治理,加快引江济淮(巢)前期工作。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改造,抓好塘坝沟渠扩挖清淤。新实施30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再解决4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四、着力提升承接产业转移和开放水平

  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完善各类开发区规划,优化产业和空间布局,提升产业集中度和投资强度,加快打造一批特色园区和产业集群。鼓励开展园区整合重组、合作共建,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扩容晋级。加快重点园区建设。

深化对外开放合作。进一步拓展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合作,深化与长三角地区融合发展,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协同发展,密切与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港澳台等区域及国际合作发展。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办好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活动。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口岸建设,支持申创综合保税区,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

  五、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动城镇化提质提速。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试点。统筹基础设施、交通体系和公共服务布局,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市县制定完善城乡规划,科学确定城市规模、能级、建设标准和管理方式。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革试点。

全面实施国家区域战略规划。加快皖江示范区沿江通道建设。用足用好中原经济区规划政策机遇,抓紧制定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实施意见,谋划沿淮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深入推进六安、安庆等大别山片区区域扶贫攻坚,扎实开展抓金寨促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实施“千村整推工程”。高水平编制实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启动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支持各地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县。加大对深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支持力度,加强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

  六、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国家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等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限制、不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合理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和示范社建设工程。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加快国企和财税金融改革。鼓励引导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推动省属企业做大做强。深入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巩固完善“营改增”试点,做好扩大范围准备。增加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执行的规范性,加强全口径预决算管理和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有序发展民营金融机构,优化金融生态,防范金融风险。

深入推进各项重点改革。加快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巩固扩大文化体制改革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积极推进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健全保障房运营管理机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落实行政审批改革措施。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七、着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示范项目建设。加强重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办好中国农民歌会和省艺术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繁荣发展。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扶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文化企业集团,着力打造演艺、影视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

  八、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狠抓节能减排和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重点领域节能监管,开展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强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推进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新增城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1100公里以上,新增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1200吨。推进池州等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城市绿道建设,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完成人工造林286万亩,建设城市绿道300公里,创建生态市(县、乡镇、村)。建立健全空气质量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大气、水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重点区域、流域污染防治,推进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推进湿地、湖泊生态保护和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2365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等工作,加强校园和校车安全管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深入开展技能培训、信息服务和就业帮扶,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统筹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实现城镇基本医保省内异地结算,巩固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完善以孤老病残困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救助机制,加强孤儿学校和救助站建设,发展慈善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

巩固提升民生工程。投入605亿元,实施动态调整后的33项民生工程,建立民生工程绩效评估机制,完善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制度。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0万套。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健全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扩展大病保障范围。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积极备战全运会和筹办亚洲赛艇锦标赛。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推进科普、参事文史、档案、地方志等事业发展,加强外事、侨务、港澳台、气象、地质、地震、红十字会等工作。继续做好援疆援藏工作。精心组织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十、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做好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工作。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增强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支持网络问政。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大力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推进“六五”普法。完善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大力支持驻皖部队和武警现代化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提升双拥优抚安置水平,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决策关注◇

 

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黄岳忠

 

编者按:本会会长黄岳忠同志,结合多次调研和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从六个方面分析了经济走向,指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要做出重大调整的必然性;又从六个方面揭示了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着重从六个方面入手,扎实做好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的工作。文章通篇具有很强的分析力和逻辑性。同时,所提出的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的观点很具有前瞻性,提醒大家倍加关注我们身边已经发生的变化。中国社科研究所一份最新报告指出,预计10年内物联网会大规模普及,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其产业规模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网分为传感器、系统集成和通讯网络三大产业,可广泛应用于铁路、电力、交通、治安、能源、金融等各类领域。此外,2012年底,电子商务淘宝和天猫的交易额已经突破1万亿元;现代快递业的交易规模,已经将传统邮政逼到了只剩下20%的市场份额。这些新现象表明,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体现了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巨大的潜力所在。为此,我们必须拓展视野,更新观念,以新的思维方式来胜任对今后经济工作的驾驭和指导。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项重点任务之一,强调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国内外市场和供给方面出现的重要变化,客观上要求我国产业结构加快调整

消费需求决定着产业结构方向,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制力量。近年来,国内外消费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方向在哪?遵循经济规律,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把握消费需求变化的大势。

1、全球市场扩张速度减慢。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居民消费一蹶不振,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世界经济复苏的艰难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预示未来一两年难以重现强劲增长。经济日报在12308版年终特稿中,回顾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主要呈现以下5个特征:发达国家复苏步伐沉重,增速低迷;新兴经济体增速普遍放缓;国际贸易增速明显下滑,争端频发;大宗商品价格呈戏剧性波动;发达经济体进一步释放流动性,国际金融市场跌宕起伏。有专家预测,世界经济增长可能较长时间内处于相对低速的状态。经合组织预测,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其在1127日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不排除全球经济出现新一轮严重收缩的可能性,但远期展望仍可见上行走势。

今年经济运行结果和预测都表明,世界经济增长处于相对低速状态,市场扩张速度明显放慢。2003年至2007年,世界经济进入“黄金增长期”,年均增长4.6%,据IMF预测,今年将降至3.3%,明年为3.6%。

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发达国家被迫改变负债和过渡消费的模式,试图通过扩大投资和促进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新兴市场国家开始更多地转向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美国、欧盟、东盟和日本是我国最大的几个贸易伙伴,这些国家进出口低速甚至下滑的态势,将对我国未来外贸增长造成较大影响。今年广交会中的秋交会出口成交额较春交会和去年的秋交会,分别下降9.3%13.8%,其中,对欧盟、美国、日本成交分别下降10.5%9.4%36.6%就不奇怪了。世界贸易组织最新预计,今年全球贸易量大概只能增长2.5%,我国去年进出口实际增长6%,虽不能实现年初预测10%目标,但在全球份额由去年的10.4%上升到11%左右,但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为-5.5%。

2、新一轮科技革命触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当前,以美国页岩气、致密油等开发为代表的新能源革命突飞猛进,同时以智能机器人,3D打印为代表的制造业革命也在兴起,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引发革命性突破。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方兴未艾,科技竞争将塑造一个新的全球化时代。

人类正在迎来全新的“智”时代。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数控和智能化产品,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制造业发展的格局。数控技术正在使机械工业由电气化时代跃为数字化时代,在可预见的将来,智能化技术将机械工业由数字化时代进入智能化时代。我国动车组的发展,正是对电力机车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产品创新的结果。专家预言,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面临着信息化和智能化带来的巨大改变,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正在加速重构全球工业生产组织体系。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为基础,在互联网、物流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强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将实现定制、设计、生产协同化新型生产模式。

3、世界范围内的结构调整正在加速推进。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下行的压力,许多国家不仅推出宽松货币政策,而且普遍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打造具有强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经济结构。比如,美国推出“再工业化战略”,欧洲推出“2020战略”,日本推出“重生战略”,俄罗斯推出“创新新俄罗斯—2020”,等等。目前,围绕新能源、生命科学、航空和海洋开发的技术创新更加密集,以新技术突破为支撑的产业变革呈现加速态势。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快发展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力图占得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先机;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谋求跨越式发展。

4、国内原有竞争优势逐渐失去。从供给方面分析,曾经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劳动力、土地、矿产资源等传统要素,其供求关系已发生很大变化,价格持续上升,原有竞争优势逐渐减弱。近年来,土地、矿产等资源供给日趋紧张,劳动力成本上涨较快,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招工难”、“用工荒”。我国制造业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正在消失。据有关方面分析,目前我国一些制造业综合成本已经超过越南、印度等一些新兴发展国家。与此同时,环境约束强化,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水、大气、土地等污染严重,固体废料、汽车尾气、重金属等污染持续增加,环境方面突出事件也在增多。

5、国内消费需求升级加快。近些年我国居民收入进入较快增长时期,消费结构升级呈现不断加快之势。目前,人们对消费需求是对文化、环境的需求明显增加,尤其是对洁净的水、清新空气等生态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二是对公共产品、社会服务的需求大幅上升。三是对消费质量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表现在市场上,绿色产品、保健产品和服务产品广受欢迎,旅游消费、文化消费和通信消费等增长加快,而住和行等方面的消费增长逐渐放慢,汽车、房地产的市场需求及消费随之减缓,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减弱。

6、城镇化催促着产业优化升级的市场需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保障全面覆盖。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在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政策引导下,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加快,国内市场需求将出现更多的变化,这是需要产业界认真研究和细心观察及时把握的。有人预测,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将释放出64万亿元的购买力。城市人口每增加1个人将带来1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是1300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这些,既是庞大的市场需求,也是一种充满变化不断催促产业优化升级的市场需求。

消费需求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也是决定着国内外市场和要素供给方面的一系重要变化。能不能针对国际市场变化加快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能不能依据国内市场的新变化和要素资源约束增强的新情况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我们许多行业和企业都面临的考验。

二、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

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缺乏、发展层次偏低、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2012年经济增速大幅度回落,使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显露出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说,要重视解决以下六个方面的结构性问题。

1、改变过去依赖投资驱动而形成的不合理产业结构。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政府主导、投资驱动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和与其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从GDP构成来看,“十一五”期间,投资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0650.9%2010年上升到69.3%;资本形成率200641.8%2010年达到48.6%;从投资增长速度看,“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1.9%,这高于GDP年均增长11.2%的增速;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2006年为43.9%2010年达到54%。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与投资相关的产业如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大型机电设备制造等迅速发展,目前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产能过剩,价格大跌,开工不足,投资得不到回报,企业困难,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2、促使轻重工业协调发展。与欧美发达国家比,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他们的4倍至10倍。能源绩效居世界59个主要国家的倒数第6位。世行估计,环境污染给我国带来相当于3.58%GDP损失。出现这个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轻重工业结构重重轻轻。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轻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只有43%,经过几年调整,1985年上升到47.7%,之后的10多年,轻重工业分别在50%左后波动,基本保持了协调发展的态势。从上世纪末开始,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和投资驱动的影响,我国工业结构出现了明显的重化工业为主的态势。1999年至2011年的13年间,轻工业产值比重由41.9%下降到30%以下,重工业由58.1%上升到70%以上。这不仅对我国的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造成了沉重压力,而且抑制了消费需求,重重轻轻的工业结构不适应主要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转变。

3、抑制过剩产能和高能耗产业的发展,淘汰落后产能。据中国经济周刊与商务部信用评级与论证中心联合发布的《2012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报告》披露,从今年实体经济20大行业的运行情况看,包括钢铁、有色、建材、化工在内的原材料工业生产形势低迷,产能过剩问题凸现,部分行业处在整体亏损边缘;装备制造业经济运行也进入前所未有的低速状态,主要产品中有多达三分之一的产品产量同比出现不同程度下降。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在全球占比为19.8%,超过美国,22个大类产品中,有7大类居世界第一,在外需萎缩冲击下,多个行业尤其是纺织服装、家电等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连新兴产业也未能幸免。同时,高耗能产业发展过快、过多,据有关部门介绍,高耗能产业用电占全部用电80%左右。落后产能在行业中占比较大,据工信部统计,18个行业中落后产能占总产能比例达到1525%。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按照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原则,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工作重点。

4、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纺织、钢铁、汽车、机械等产业虽然是传统产业,但发达国家用高技术对这些产业改造后,耳目一新,焕发了青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国内这样的事例也屡见不鲜,山东一家纺织企业2011年进入世界500强。浙江加西贝拉冰箱产品制冷量/输入功率与之比从1.0攀升至2.5,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今年前8个月销售同比增长15%,其中出口增长近四成,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我省临泉化工厂采用航天炉技术,使吨尿素成本降低了1/3、近800元,有力地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些早做调整的企业实现了逆势而上的事例,充分说明传统产业并非“夕阳产业”。我们一定要抓住国家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步伐,提高其现代化水平,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知名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5、推动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中的带动作用。我国规划布局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措施,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先进制造业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要高度重视制造业与信息化的融合,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等提升制造业水平。新兴产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要重视向产业链中、高端环节发展。新兴产业和制造业都要重视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发展设计、品牌、营销、增值服务、供应链管理等,实现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和服务商的业态转变,实现市场需求从产品导向向全面解决方案导向转变,客户交易形式由一次性交易向长期服务方式转变。同时,稳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集中力量突破高端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和系统集成水平。

6、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服务业具有领域广、带动就业强、消耗能源少、推动增长作用强等特点。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重点。在大力拓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培育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积极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网络文化、数字家庭等新兴消费热点,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运输服务。

三、扎实做好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的工作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是十八大提出的重大任务,构建和发展现代产业,要做的工作很多,这里着重提出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两化”融合发展是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路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进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两化”深度融合,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以崭新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汽车电子、医疗电子、金融电子、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等产业应运而生。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催生了产业链延伸和分工深化及专业化,衍生了多种类型的新型服务业态。因此“两化”融合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添剂。只有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提升产品研发能力,提高经营管理决策和运行管控能力,实现绿色制造,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优化。要围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这个目标,从行业、区域和企业三个层面推进“两化”融合。作为产业升级主线战场的主体,企业要高度重视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技术、产品、业务和产业四个方面的融合,推动技术创新、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推动企业业务创新和升级,催生新的产业,实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第二,扎实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许多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旧有的发展模式空间越来越小,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主,必须依靠创新,这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我们必须真正认识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把增强创新能力与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集聚要素,增加投入,付诸行动。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增加研发投入。大型骨干企业要加强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国家和行业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形成以研发为基础的现代制造体系。从面上看,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扶持力度;二要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三要落实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政策,使企业创新投入能得到合理的回报;四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第三,坚持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企业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赢得新优势的主攻方向。推进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不仅是责任担当,更是重大商业机遇。面对全球的绿色经济大潮,面对我国经济转型的压力和挑战,企业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加速绿色转型。一要牢固树立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这是关乎企业前途命运,掌握发展主动权、构筑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二要加快创建技术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切实在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上下功夫,取得成效。三要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支撑作用,真正成为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主体、科研成果应用主体,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创新驱动价值增长。四要勇于同世界一流企业对标,在生产、节能减排、管理、营销和商业模式等方面全方位提升竞争力。第四,推进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淘汰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和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资不抵债的落后企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持并购重组,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我省在企业重组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从了解的案例看,产业链接型如神华收购皖能的沿江电厂,临泉化工、阜阳昊源化工、涡阳化肥厂等与煤炭企业集团重组,也有同业重组,如航空科技集团的江淮仪表同皖安机械厂合并重组,汽车行业的江淮同安凯等企业联合重组,还有跨所有制的重组如马钢与合钢、长江钢铁厂的重组以及早些年啤酒厂的重组等。通过企业重组,活化了要素,聚合了文化,重组后的企业显示出较强生机和竞争力。

企业并购重组是发展现代产业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行业素质和效益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性效果明显。推进行业组织结构调整,既要重视提高行业集中度,更要重视行业发展的基础,特别是鼓励支持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第五,抓住机遇“走出去”。实施“走出去”战略是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和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于我国转移过剩生产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获取现有技术、突破贸易壁垒等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抓住欧美国家债务危机对企业带来冲击的机会,选择科学的路径,发展对外投资活动,尤其是注意并购欧洲的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品牌、有市场的中小企业,运用他们的核心技术促进自身升级。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如柳工、徐工及吉利等,通过收购国外同类企业,取得自身产品技术升级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品牌,使企业一步跃入世界同行的前列。我最近出席汉堡峰会,深感当前机会很好,欧盟地区的不少中小企业,其创新力强,品牌优,由于多种原因,发生资金困难。中方收购后,马上回生。同行的振华公司去年150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CK公司,只派了一个翻译,今年前三季度已将获利6500万欧元,使一个评估公司拥有世界上顶尖的铸造生产线供应商的品牌。走出去,从当前情况看,一是在香港或境外注册公司出面运作,二是要坚持本土化经营,三是运用其经济技术资源提升自己。

第六,加强人才支撑。提高现代化工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建立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现阶段,我国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就业成为“蓝领”工人。据统计,全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8%,其中加工制造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68%;建筑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8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城市建设、环保、家政、餐饮服务人员90%都是农民工。现代产业发展对提高农民工专业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进城务工人员中,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26.2%,高技能技工仅占技工的3%。产业工人的缺失和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影响企业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实现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移,需要城乡两个方面,政企两个主体共同努力。从政府层面说,完善高级技工引进、流动机制保障工人合法权益,形成尊重产业工人良好氛围等多举措。从企业来说,一要提高产业工人在企业分配中的比重;二要构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三是努力倡导学习风气和创新氛围;四是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奖励技术、工艺创新。

以上三个方面的认识,是在学习党的十八大和今年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过程中所作的思考,现整理出来,同大家交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本会要闻◇

安徽工经联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暨第三次会长会议在合肥召开

 

安徽工经联二届二次理事会暨第三次会长会议,于2013118日在合肥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去年一年来的工作情况,部署安排了今年的工作任务。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本会理事、顾问和传媒记者共150多人。本会名誉会长宋明和本会业务主管部门省经信委王鹏飞处长、省民间组织管理局贾宝明常务副局长应邀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第一副会长诸宗智主持,黄岳忠会长作了关于“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讲话(全文另发)。他首先从6个方面论述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重点谈了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6项任务,并提出了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的6条要求,给大家以启迪和指导。副会长兼秘书长龚维模代表本届理事会作了2012年工作报告(全文另发),重点报告了2012年所做的主要工作和2013年的工作打算。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安徽工经联单位会员会费交纳标准与管理办法”、“关于在安徽工经联担任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职务的有关人员任职调整办法的议案”、“关于增补安徽工经联副会长的议案”、“关于增补安徽工经联理事的议案”和“关于确认发展安徽工经联单位会员的议案”,并宣读了经协商确定的“安徽工经联2013年执行副会长名单”。

 

 

做实事〓求实效不断开创工经联工作的新局面

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二届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副会长兼秘书长 龚维模

 

现在我受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以下简称安徽工经联)黄岳忠会长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12年是安徽工经联的换届之年,在新的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我会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为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服务的宗旨,严格按章程办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法,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能力,培育品牌服务项目,围绕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消费的总体要求和工业强省战略,为安徽工业经济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扩大了社会影响,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一、2012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安徽工经联自200698日恢复重建到2011年年底前,第一届理事会已任届期满。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我会便积极筹备换届选举工作。经会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了换届选举的方案,并向业务主管部门省经信委党组作了汇报,得到了经信委的认可和支持。第二届理事会拟任会长也报经省政府办公厅批准。在经过充分准备后,2012218日,我会在合肥顺利召开了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第二届理事会。原会长宋明同志因年事已高,主动辞去会长职务,改任名誉会长。会议一致推选原副省长、第十届省人大原代主任、党组副书记黄岳忠同志担任新会长。

(二)在我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定期发布制度,召开首次“安徽省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

为推动我省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为企业提供社会责任工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去年,我会除继续推荐企业参加中国工经联的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外,还积极筹备召开本省首次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并建立每年一次的定期发布制度。为此,我会在21日以《关于在我省定期召开“安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的请示》上报省政府,很快即得到了黄海嵩副省长的批示,赞同在我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定期发布制度,明确由省国资委牵头,安徽工经联承办,并成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推进委员会,负责领导和推动此项工作。在初步征集到自愿参加2012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17个企业名单后,615日,我会与省国资委联合召开了“推进安徽省工业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工作会议”。海嵩副省长亲自到会作重要讲话,明确宣布我省的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工作,由国资委牵头,安徽工经联主办,省发改委、经信委、民政厅、环保厅、商务厅、质量技术监督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总工会等有关省直部门指导,省机械、冶金、石化、轻工、纺织、建材、煤炭、信息家电、医药、电力等协会协办;并成立了分别由上述部门和协会领导参加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推进委员会”和下设的“组委会”,组委会挂靠安徽工经联;会上还通过了社会责任工作计划;宣读了自愿参加我省第一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向全省企业发出的“关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和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倡议书”。省电视台、安徽日报、安徽经济报等主流媒体均作了及时报道。

967日,我会又在淮南煤矿宾馆举办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培训班,专门聘请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陈元桥等知名专家来我省讲课。

11月中旬起,我会聘请若干名省内外专家,对拟发布的14份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综合评估,并写出了“2012安徽省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综合评估报告”。

1218日,我会和省国资委在省人大会议中心联合召开了我省首次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有14家企业在会上发布了2011年的社会责任报告,其中8家企业作了重点发言。我会还同时发布了“2012安徽省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综合评估报告。”会议由黄岳忠会长主持。还特邀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树隆和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到会讲话,省内各大媒体均作了宣传报道。发布报告的14家企业涵盖了10个行业,分布在9个省辖市,其中的13家安徽企业,有11家进入了2012年安徽100强企业名单,有8家进入了全国500强,由此可见,安徽的大型骨干企业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力军。

(三)与省直有关部门合作,联合召开“皖北地区经济发展论坛”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我会拟联合有关省直部门和皖北6市,从2012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皖北地区经济发展论坛”,分别由阜阳、淮北、亳州、宿州、蚌埠、淮南等皖北6市轮流举办,此项动议得到了皖北6市的一致赞同。619日,孙金龙副书记在我会黄岳忠会长的报告上明确批示:“十二五”皖北发展首在工业,总结近年来各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经验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下一步发展的措施、对策,举办此论坛很有意义。请省皖北办积极协助,做好服务等工作。据此,经我会征得省经信委、国资委、皖北办和阜阳市同意,决定共同举办首届皖北经济发展论坛。并成立了“组委会”,指导和推动此项工作。首届论坛于1029日在阜阳市顺利召开。主题是强化工业引领,推进皖北“三化”协调发展。特邀孙金龙副书记作了主旨演讲,有关专家作了专题演讲,皖北6市的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作了重点发言,阜阳市的有关单位作了典型交流。阜阳市的党、政领导和所属部门、市、县、区及重点企业领导200多人与会,并对孙副书记的讲话和大会发言给予一致好评。会议期间还组织了省内企业与阜阳市的企业和园区进行了对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次会议起到了交流经验,分析问题,探讨对策,推动合作、展望未来、提振信心和为皖北发展宣传造势的积极作用。会后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在我会的报告上批示:“要推动皖北抓住难得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建立一个交流、合作、推动平台很有必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斌,省委副书记孙金龙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均作了重要批示,都对召开此论坛表示肯定。

(四)继续开展调研工作,完成两项调研课题

一项是与省物流协会联合开展的“安徽省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该课题开展了大量的现场调研和问卷调研,并到多个管理部门走访和多个省市考察,又广泛收集资料和进行座谈研讨,目前包括25个专题的调研报告已全部完成。另一项课题是为配合去年召开的“皖北(阜阳)经济发展论坛”而开展的“阜阳市工业发展情况”调研,也是继我会2011年完成的“加快我省亳州、宿州两市工业发展”调研课题的后续调研项目,该项目也已完成,并上报省领导和分发皖北6市市委、市政府及全省各市经信委参阅。黄海嵩副省长阅后批示:“阜阳工业调研报告很好,建议经信委以简报形式发各市、省直各单位参阅。”

(五)召开行业协会座谈会,与行业协会建立了工作联系制度

为了更好地联合各行业协会开展工作,支持和促进各行业协会的发展,我会于去年323日在万佛湖凤凰岛度假村召开了“行业协会单位会员座谈会”。有近30个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参会。这是我会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这样的会议,会上通报了安徽工经联2012年的工作安排,出台了“关于安徽工经联和行业协会加强联系、协同开展工作的意见”。与会代表进行了座谈,除一致赞同工经联每年召开一次这样的会议外,还对今后加强联系,协同开展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此会,并通过在去年的多项工作中,广泛邀请行业协会参与和协助,大大拉近了工经联与各行业协会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吸引力和凝聚力。

(六)积极配合中国工经联的工作,组织申报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

“中国工业大奖”是经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和贾庆林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亲自批示,并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工业领域的最高奖项。2010年,由我会组织申报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海螺集团的“水泥工业窑炉低温余热发电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第二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2012年是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的评选年。根据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部署,我们首先召开了部分行业协会座谈会,请各行业协会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继之,我们又和省国资委于816日联合召开了以国企为主的11家企业参加的座谈会,动员参会企业积极申报。并向省经信委作了汇报,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在企业的申报书初稿写出后,又请对口行业协会和专家提出修改意见,并协同我会进行申报资格的审查,力求申报的材料符合中国工经联的要求,提高成功率。至928日,我们把经过筛选的5个企业的申报材料按时寄往中国工经联。目前,中国工经联正在组织行业协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

(七)加快推进各市、县工经联的建设,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

去年换届后,我会先从推动建立省辖市工经联入手,会领导利用到有关市调研的机会,先后向芜湖、马鞍山、铜陵、滁州、亳州、安庆、蚌埠、淮北、淮南等市有关领导提出建议,尽快成立市级工经联。去年527日,芜湖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召开了成立大会,近期,淮南、蚌埠和马鞍山市工经联也相继挂牌,其他多个省辖市正在积极筹备之中。到目前为止,已有5个省辖市成立了工经联。

(八)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换届后,围绕努力提高安徽工经联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完善工作体系、建立规章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明确领导分工,建立健全秘书处工作架构。在换届后召开的第一次会长办公会议上,即对驻会领导和常务副会长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并建立健全了秘书处的工作架构:除了原有的办公室外,还新成立了联络部、调研部、宣传部、培训部,明确了每个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及其职责。这样即基本理顺了工作关系,完善了内部工作体系。

2、建立规章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换届后,还立即着手补充建立会内的重要管理制度,一是建立了“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议制度(试行)”含会长办公会议、驻会领导碰头会和驻会人员学习会的制度;二是制订了安徽工经联单位会员会费交纳和管理办法,提交本次理事会审议;三是制订了会费收据管理制度。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能力。从2012年开始,我们将原来不定期编印的“简报”改为正式在内部编印发行的会刊“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工作通讯”,每两月一期,由专人负责;我们又对本会的网站进行改版,使之更贴近本会重大活动、重要信息及时宣传报道的需要,网站内容实现了及时更新,提高了可读性,还与中国工经联和有关省市工经联网站进行了友情链接,我们还通过秘书处宣传部联系省广电总台、安徽经济报等媒体对本会的重要信息和活动进行及时的跟踪报道。从而大大增强了工经联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4、确立了安徽工经联会徽。会徽是本会的代表和象征,换届后不久即委托有关单位进行方案设计,并从提交的几个方案中优选出了图形简洁、寓意丰富的图案作为本会的会徽。

5、建立党组织,加强驻会人员政治和业务学习。为了加强党对社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去年初即在会内建立了党支部,并建立了会内的政治和业务学习制度,以顺应形势,不断提高驻会人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强化驻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打造一支过得硬的服务团队。

2012年,我们还主办了中部工经联联谊会。接待了由荣剑英秘书长带队的赴皖调研组。参加了中国工经联组织的中国中部区域经济研讨会。黄岳忠会长还参加了由中国工经联组织的赴欧团组,出席了“第五届汉堡峰会”和第八届“环球中国商务会议”,并作了重点发言,扩大了对外交往。

二、今年的工作打算

刚刚召开的十八大,成立了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新的党中央,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全面部署,为党和国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我们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围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开展工作。其中,要把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工作、召开皖北经济发展论坛和开展产业升级示范生产线评选活动作为我们的品牌项目认真抓好。

(一)继续抓好几项品牌工作,创建品牌协会

1、继续抓好2013年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工作。考虑到发布数据的时效性,2013年的发布会时间要提早到上半年来;另外要充分依靠各市经信委、工经联和行业协会的力量推荐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发布队伍中来,争取各省辖市均有企业参加,并推荐更多的企业参加中国工经联的发布会,以不断扩大影响;还要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综合评估,促进企业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水平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履责绩效。

2、继续办好第二届“皖北经济发展论坛”,推动组织皖江地区产业转移论坛。今年的“皖北经济发展论坛”经协商已确定由淮北市承办,重点要选好主题,提前做好论坛的方案,力求办出新意;经国务院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根据孙金龙副书记的要求,今年我会还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组织皖江地区产业转移论坛,以对皖江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与省经信委联合开展全省工业行业产业升级示范生产线评选活动

近年来,特别是在中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结构,转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我省广大工业企业积极响应。通过技术改造和自主开发等手段,涌现了一批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的示范项目,一大批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生产线相继投产,大批核心竞争力强、牵动作用大、辐射范围广的骨干企业和行业排头兵迅速成长起来。为提炼我省工业行业产业升级的先进典型,树立行业发展标杆,引导企业对标挖潜,促进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促进两化深度融化,推动全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我会和省经信委决定联合开展全省工业行业产业升级示范生产线评选活动。通过企业申请,各市经信委、工经联和行业协会推荐,行业初审、专家评审、公示和由安徽工经联、省经信委共同审定的办法进行评选。该项评选活动已于20129月底正式启动,文件已下发到各有关单位和企业。年底前已基本完成项目推荐工作,今年一季度可基本完成审定工作。为配合“中国工业大奖”的评审,并为申报“中国工业大奖”培植新的项目,今后,此项评审活动拟每2年左右进行一次。并与“中国工业大奖”同步进行。

(二)紧跟形势和要求,继续开展课题调研

2013年,我们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紧紧围绕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需要,选择调研课题。另外还要把去年已开头的企业兼并重组的调研课题抓紧完成,早日开展现场调研,争取在上半年写出调研报告。

(三)组织开展我省工业行业劳动模范评选活动

去年,黄海嵩副省长曾两次明示要我会承担起全省工业行业劳动模范的评选工作,即相当于地市级劳模的评选。为此,我会先后走访了省人事厅、经信委、总工会和有关协会,得到了一致赞同和支持,914日下午,海嵩副省长在省政府召开了有人社厅、经信委、国资委、总工会、国防工办等省直部门和机械、冶金、石化、轻工、纺织、建材、煤炭、电力、医药等协会领导参加的协调会,听取我会的汇报,并讨论我会提出的《关于开展我省工业行业劳动模范评选活动的建议》,还明确要成立联席会议,由他本人担任主召集人,工经联、经信委、人社厅主要领导担任副召集人。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工经联。目前,我会已在参照有关行业和部门成熟做法的基础上,采众家之长,拟定了评选活动的初步方案,待报人社厅、经信委同意后,上报省政府审定。

(四)做好专家库的建立工作

为了使本会的工作更加科学和合规,做到各项主要工作都有专家指导和参与,以不断提高我会的工作质量和水平,我会将逐步建立起由80100人组成的专家库。聘请在各有关领域和专业有一定成果或专著,在国内行业有一定知名度,在省内行业有一定影响力,身体健康,并自愿协助和参与工经联工作的专家作为我会专家库的成员。专家的来源,一是通过我会日常工作已联系的专家;二是请各行业协会推荐的专家。专家库成员由我会发给聘书,任期5年。

(五)联合有关部门,推动行业协会组织的立法工作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我国国家层面还是在我省,都还没有为行业组织正式立法。规范行业协会运作的法律依据,仅有1998年修订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该条例规范的主体虽然涵盖了各类社会团体,但却没有考虑到各类社会团体的差异性,特别是使得行业协会的经济属性无法充分反映,为了对本省行业协会的规范运作和顺利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本会拟联手有关行业协会和部门到已出台地方性法规的外省市进行调研,积极推动我省为行业协会的发展制订地方性法规。目前,我会黄岳忠会长已以个人名义向省人大提出了立法建议,建议省人大把行业协会立法工作尽快列入立法计划。

(六)继续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

1、继续抓好市县工经联的建设。2013年,我会仍将把省辖市工经联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抓,一是加强与尚未成立工经联的11个省辖市的联系,争取年内再有56家工经联挂牌。如果进展顺利,力争16个省辖市全覆盖。二是我会还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与已有的各市工经联的联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带动和协助各市工经联开展工作,并打算在今年内召开一次市级工经联联谊会。

2、进一步密切与各行业协会的关系,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我会要认真落实在去年召开的行业协会座谈会上出台的“关于安徽工经联和行业协会加强联系、协同开展工作的意见”,坚持每年召开一次行业协会座谈会。除认真听取行业协会的意见和建议,互通情况,互相交流外,还要把该座谈会与行业经济形势分析结合起来。今后还要争取在听取行业协会的心声,反映协会的诉求和维护协会的权益上有一定的作为。

3、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努力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注意加强驻会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工经联网站的作用,实现上网内容及时更新,并注意多增加一些资料性、知识性的内容,供读者查询和参阅。通过努力,力争使安徽工经联成为一个深受会员和社会爱戴的服务型、创新型、学习型的品牌社团组织。

同志们,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安徽工经联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距离党和政府的要求,距离广大会员的期望,还存在诸多差距和不足,希望大家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满怀信心和斗志,振奋精神,开拓进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依靠广大会员,把工作做得更好。

 

本会增补调整副会长、常务理事和理事

 

一、增补四位副会长名单

根据本会制定的《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关于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候选人的提名方案》的规定,经本会第5次会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增选4位同志为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他们是:

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促进会会长、省经信委副巡视员孙惠琳(女);芜湖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程晓苏;马鞍山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鲍寿柏;淮南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梁立文。

二、增补部分理事名单

经本会第4次会长办公会议研究、审议,建议增补安徽华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丁伯苗同志为安徽工经联理事。并报下届会员代表大会确认。

又讯:会长办公会议代为新审批发展单位会员2家,即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促进会和安徽华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另根据本会章程的规定,芜湖、马鞍山、淮南和蚌埠4市工业经济联合会“自当地相应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之日起,即为本会的单位会员”。

三、调整副会长和常务理事名单

根据本会调整副会长和常务理事的备案的通告:省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沈毅为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原副会长汪炳兴不再担任本会副会长;安徽日报社经济新闻中心主编吴量亮为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原常务理事吴永红不再担任本会常务理事;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采访部记者马小兵为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原常务理事唐自胜不再担任本会常务理事。

四、协商确定本年度两位执行副会长名单

根据“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章程”的规定,经第5次会长办公会议通过,并征得本人同意,确定本会2013年的执行副会长名单如下:

1、皖北煤电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葛家德;

2、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飞飞。

 

 

关于在安徽工经联担任副会长、常务理事、

理事职务的有关人员任职调整办法

 

在本会担任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的有关协会、企业、机关、大专院校、研究院所、新闻媒体等单位的负责人或有关人员,因在本单位的工作岗位作了调整,需要由新接任的人员在本会担任职务,为保障工作连续性,今后凡遇此类任职调整事项,可不再提交理事会审议,只需征得原单位和新任职人员同意即可,相应报理事会或会员大会备案。本办法自本会二届二次理事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单位会员会费交纳标准与管理办法

 

根据民政部、财政部“民〔200395号”和“民发〔2006123号”文件的精神及“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章程”的规定,本会会员有“按规定缴纳会费”的义务。为保证本会的正常运作和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为会员服务、建设和谐社会的功能,结合本会的实际和单位会员组成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会费交纳范围:本会企业单位会员、省辖市工经联。

二、会费交纳标准

1、在本届理事会任副会长的企业单位会员每年交纳会费4000元;

2、在本届理事会任常务理事的企业单位会员每年交纳会费2000元;

3、在本届理事会任理事的企业单位会员每年交纳会费1000元;

4、省辖市工经联每年交纳会费1000元;

三、会费的交纳期限和办法

1、凡本会的上述单位会员均应在每年的630日前交纳当年的会费,也可将一届任期内的会费一次性交纳;

2、新入会的会员,自批准入会时交纳,71日以后入会的,按应交会费标准的50%交纳当年的会费;

3、本会接受会费赞助。凡本会企事业单位会员及社会友好人士,出于对本会的关心和支持,在自愿的原则下,以会费的名义向本会提出额外经费支持,本会均乐于接受,具体数额不限;

4、会费交至安徽工经联办公室;

开户单位: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合肥包河支行

开户账号:1302 0153 0920 0618 350

5、安徽工经联办公室联系方式:

地址:合肥市芜湖路155号昇华大厦511室

邮编:230001

电话:055162194966

传真:055162865616

联系人:缪传道

四、会费的使用和管理

1、安徽工经联的会费,严格按章程的规定,主要用于理事会有关会议和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必要费用支出,在安徽工经联开展的各项工作中,会员将享受优惠或免费服务;

2、安徽工经联秘书处严格按本办法规定的标准和时间收取会费,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财务制度,合理支出和使用会费;

3、安徽工经联秘书处财务管理部门制定会费管理有关规定,明确会费使用的审批程序和主管领导,严格遵守财务纪律,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如实填报财务报表,按期接受年审,按期向理事会报告会费的收支情况,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财务监督和审计。

五、其他

1、凡在近2年内对本会作过一次性赞助的单位会员,在本届理事会任期内,可不再交纳会费;

2、凡在本届理事会任期内担任过执行副会长的单位,因承担了本会有关会议的经费开支,可不再交纳会费;

3、各市工经联从成立之年起算,头2年内可不向本会交纳会费;

本办法经安徽工经联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后试行,再报下届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安徽工经联将举办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培训班

为配合将于今年6月份召开的“安徽省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安徽工经联已定于367日在合肥外商俱乐部酒店举办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培训班。拟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前来授课。培训的主要内容有:社会责任基础理论;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流程及其内容讲解;社会责任标准简介和运用指导;优秀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单位经验分享和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估、审验等。

参加这次培训班的有:拟在2013年“安徽省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有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作为发布会协办单位的工业(行业)协会的有关人员及其他行业协会的有关人员;各市经信委、工经联自愿参加培训班的人员等。

 

◇中国工经联◇

 

中国工经联邀请国务院参事、著名经济学者陈全生

作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报告

 

2013130日,中国工经联邀请国务院参事、著名经济学者陈全生作题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的专题报告。

陈全生在报告中就产能过剩、城镇化,中小企业发展、出口、投资、房地产调控等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陈全生认为:“中小企业的地位一点不比大企业低”。十八大报告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扶持、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心。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生存难等问题要得到更广泛的重视。

陈全生认为,对于出口,要突出向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支持民营企业收购境外小银行,为出口提供金融服务,企业应充分利用已退休外交官拓展欧洲市场,使中国制造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对于投资,要少新建,多技改,重制造;对于产能过剩,要利用东欧国家大搞基础建设的契机转移输出国内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帮其解困,舒我之难,也借此增加对欧出口;对于房市,提出了“允许买房、限制卖房、奖励租房、闲置罚款”的观点。

 

 

 

 

 

■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中国工经联、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省国资委、省民政厅,本会名誉会长、首席顾问、高级顾问、顾问、会长、副会长

■送:省直有关部门、各市经信委、市工经联,本会常务理事、理事、有关新闻单位,各省、市、自治区工经联

■编辑: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地址:合肥市芜湖路1555511

《工作通讯》编辑部■邮编:230001

■电话:0551-6286561662871008■网站:www.ahgjl.org.cn

■传真:0551-62865616Email:ahgjl888@sina.com

■协办|安徽省民间资本投资促进会■电话|0551-64673305

■承制|合肥艺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电话|0551-62651200


上一条记录: 2013年第三期工作通讯(总第八期)
下一条记录: 2013年第一期工作通讯(总第六期)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芜湖路155号昇华大厦511室    电话/传真:0551-62865616     电话:0551-62875027
技术支持:安徽网库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90098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