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您的位置:首页>> 皖北年会

孙劲飚:淮北市推进“绿色发展”发言材料

2017-10-11 17:35:15  作者:  点击率:2974

淮北市人民政府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市推进“绿色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推进绿色发展基本情况
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市认真落实省委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决策部署,深入调研论证,提出“在落实五大新理念中实现淮北转型崛起”的奋斗目标和“闯出七条转型崛起新路”工作举措。为进一步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金理念,借助国家级智库力量,谋划确立“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形成转型崛起“一二三四五”的总体框架,即:一大发展战略(中国碳谷·绿金淮北),两个动力引擎(招商带动、创新驱动),三个“绿水青山”(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的绿水青山),“四化”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实现五大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其中,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方面,出台推行《淮北市绿色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在产业转型升级、循环低碳经济发展、构建绿色生态屏障、重点领域污染防治、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等诸多领域持续加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积极进展。2016年以来,我市先后获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和城市“双修”试点,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集中精力抓好项目、创新、招商三大要事,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狠抓项目建设。筹备设立总规模50亿元市重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着力抓好新型煤化工、陶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努力构建“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格局。濉溪铝基高端金属材料跻身第二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相邦陶铝新材料、科宝生物医药中间体入选省第二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前不久,年产100万吨碳基新材料的卓泰二期等41个调结构、补短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6.3亿元,年计划投资98.4亿元,项目数量和投资体量居全省前列。狠抓创新发展。加快构建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资本和金融、制度和政策“四大创新”体系,出台了《淮北市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实施创新主体培育、产学研开放创新、产业技术升级、知识产权示范等“六大工程”,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跻身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优秀城市之列,金龙电子、卓泰化工、汉芳生物等高新技术企业建成投产。2016年全市新增21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80家,科技型企业达2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15.4%、24.6%。金龙电子公司生产的手机马达,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的20%;卓泰化工一期生产的混合芳烃产品是中石化、中石油提升油品品质的核心添加剂,技术实力世界领先,产品供不应求,卓泰二期产品已内酯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可降解支架材料,而且成本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该技术目前仅有美、法等少数国家拥有;汉芳生物科技公司主导成立“中国芳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落户淮北,占据芳香产业技术制高点。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建立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库,开展“专精特新”行动。今年上半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88.2亿元,同比增长36.2%,增速居全省第2位。总投资54亿元的平山电厂二期1×135万千瓦新型高效发电机组8月23号正式开工,是目前技术领先全球的国家火电示范工程。狠抓招商引资。紧扣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明确的产业导向,在全市成立由市领导带队的12个招商团,建立招商引资“4664”工作机制,搭建食品工业博览会、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研讨会、铝基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石榴旅游文化节等招商平台,加大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力度,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了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上半年全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07个,协议投资210亿元;新开工项目96个,协议投资153亿元。25个重大招商项目总体进展顺利。总投资90亿元、年产100万吨新型合成材料项目,海螺水泥,启成电器,万达城市综合体,台湾文创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入驻、开工建设。
   二是积极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坚持把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作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全面实施《淮北市循环经济发展行动计划》、《淮北市低碳城市试点行动计划》。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各项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专项行动,淘汰落后和提升改造并举,累计退出化工、造纸、水泥等企业21家,每年可减少能源消耗315万吨标准煤。加快推动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山东力诺、浦发发电、上海电气等一批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投产或即将建成。持续推进工业绿色制造,安徽理士电源公司被省经信委评定为第一批安徽省绿色工厂,金华晨新型建材公司等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绿色产品。扎实推进绿色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专项行动,尊龙环保节能建材有限公司、安徽中坤元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安徽元通水处理设备、濉溪鸿源煤化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选省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专项行动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着力推动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濉溪经济开发区成为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临涣焦化公司二期年产220万吨焦炭和联产20万吨甲醇项目在工艺系统优化、节能减排方面树立了焦化企业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典型。临涣焦化公司30万吨/年焦油深加工、濉溪鸿源煤化工公司燃用焦炉煤气轮机联合循环电站等项目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重点,在能量阶梯利用、废渣(气)综合利用方面实现产业链耦合。濉溪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省率先建成循环经济统计信息平台并试运行,及时掌握园区内企业“三废”排放和处理动态。着力推行废弃物有效处置利用。充分利用国家第四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试点时机,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餐厨废弃物收运监管与处置信息化平台,实现餐厨废弃物产生、收运、处置全过程闭合式管理。日处理能力达100吨的餐厨废弃物处置项目建成投产,有效解决了餐厨废弃物处置难题。大力发展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主的现代环保产业,推动建设7个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无害化转化有机肥生产基地,计划投资5.6亿元的现代环保产业示范园区正在筹划建设。2016年以来,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5%以上。
   三是着力加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积极打造绿金样板城市,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宜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特色不断彰显。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城市“依山而建”向“环湖发展”加速跨越,“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地域特色风貌初显。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开城市框架,路网建设不断加快,梧桐中路全线通车,煤化工快速通道建成通车;东部新城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景观建设、山体修复等全面提速,市一中东校区、市人民医院东院区即将开工;濉溪南部次中心规划和用地获批,即将开建24个项目,预计总投资30余亿元。多年不懈为城市增绿,全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43.56%、44.86%和15.21平方米。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认真做好环保督查整改工作,中央督察组反馈问题105件,仅占全省的2.82%,是全省问题最少的四个市之一,得到督察组的充分肯定。相继启动了王引河、萧濉新河和老濉河等河道疏浚和生态修复工程,编制包浍河治理项目可研报告并上报国家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积极主动做好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编制各项衔接工作。大力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中湖、东湖治理工程成效明显,南湖景区核心区创建4A级旅游景区已经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濉溪县获批国家发改委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试点,将连续4年获得2亿元左右的年度治理补贴。全市已累计治理采煤沉陷区18.63万亩,约占沉陷区总面积(35.3万亩)的52.77%。淮水北调工程淮北市配水工程正在加紧实施,有望年底前全线通水。强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实施“创森十大工程”和“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累计造林6.2万亩,完成省下达任务的281%。实施道路绿化46.1公里,新建提升农田林网7.1万亩,完成森林长廊示范段建设30.3公里。持续实施石质山造林工程,荣获全省唯一的“石质山造林突出贡献奖”。
   四是切实抓好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坚决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在全省率先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出台《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及考核办法,抓实“大气污染治理1+8方案”落地。从今年4月1日起,组织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创新推进 “四治”联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依法关停高污染企业,巩固扩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成果。推广“绿色出行”,实施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更换工作,公共自行车三期工程即将投入使用。全面推行“河长制”,成为全省唯一的免检市,城区8条黑臭水体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继续实施河湖联通工程,增设亲水设施,丰富水文景观,打造更多滨河滨湖公园和湿地景区,为市民休闲游玩提供更多好去处。出台实施《淮北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市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坚决打赢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三大持久战。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不断强化环境监管执法,今年上半年全市削减COD 285吨、氨氮74吨,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量的52.3%、53.6%;削减SO2 945吨、削减NOX 940吨,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量的54%、54.4%,各项指标均完成时序目标任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化肥使用量与去年相比用量稳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8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3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0%以上。城乡环境生活污染源显著改善,借机环保“双督查”,城乡垃圾非正规处理、物料不规范堆放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有效解决,非法采石、畜禽养殖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题有力破解,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监控力度进一步加大,污水收集率进一步提高,城区水体化污为清、减黑增绿。
   五是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按照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深入推进全市生态红线划定,印发《淮北市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不断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水资源用途管制,制定出台《各县区2020年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目标》,探索区域间、行业间、用水户间等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和水权转让。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出台实施《淮北市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居民阶梯水价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实施排污权许可证发放制度,建立健全排污权初始分配,有偿使用和排污交易制度,今年6月份淮北国安电力公司获得经环保部审核的全省第一张排污许可证,目前全市已核发电力行业和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11份。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成全市11家重点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积极推动重点企业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林权登记发证制度,对杜集区高岳街道双楼村颁发首批确权证书,挂牌成立江南林交所淮北分中心,重点打造集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林农产品销售、林地收储和融资担保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交易中心。已成功完成3起林权交易,流转土地近700亩。
六是逐步完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共同担任市环境保护委员会组长,定期召开环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推动部门联动,细化目标、落实责任。积极推进总量制度改革。推进排污许可证“一证式”改革,对主要污染物企业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实现对排污企业生产的全过程管理。把总量控制目标与环境质量挂钩,对污染严重、环境质量恶化的企业,分配更多的减排任务;对环境质量良好的企业,在环境容量允许的条件下,适当放宽总量控制要求。积极推进环境监管方式改革。推动环保部门职能由执法收费向全面执法监管转变。在污染源日常监管领域,实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完善“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做细做实网格监管模式,市级及以下监管网格要由地方政府领导担任负责人。建立司法联动、与气象联动环境监管工作机制,有效推动污染防治工作。积极完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制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加大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指标考核权重。按照省制定的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方案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暨绿色发展统计监测。
   二、实施绿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加快发展与加强环保的矛盾突出。我市经济总量偏小,能耗较高的传统产业占比较大,全市上下对加快发展的期望很高,虽然坚持保护与发展共赢理念,但是受历史形成的产业结构特点制约,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短期内难以化解。
二是节能降碳工作面临较大压力。“十三五”期间,我市能源消费增量和增速保持刚性增长态势,碳排放强度下降空间和潜力有限,节能降碳形势严峻。虽然今年上半年我市能耗总量达到控制目标,但为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在煤炭的利用和加工方面仍需上一些重大项目,在建项目能耗需求较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仍需过程,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任务艰巨。
三是工业企业地下水置换推进难度较大。我市于2015年实施的淮水北调市级配水工程,是安徽省实施淮水北调工程的地方配套工程。工程将于2017年底全面建成通水,近期分配给我市的水量为1.2亿m3。2017年,我市印发了淮水北调市级配水工业水量分配方案,将1.2亿m3的水量分配给一县三区和大型电力企业。目前,我市已审批的工业用自备井收取水资源费标准仅为0.3元/m3,省物价局、省水利厅初步核定淮水北调工程供非农业用水价格核定为0.282元/m3,再加上我市淮水北调市级配水工程建设成本,经测算到户价约2.2元/m3,用水费用的大幅增加将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工业企业地下水置换推进困难。
   三、几点诉求和建议
我市将认真贯彻前不久省委书记李锦斌同志来淮调研时提出的“四转一享”指示精神,在落实“城市转向贵在绿色发展”方面狠下功夫,着力抓好各项相关工作。淮北市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恳请省里给与更多关爱和支持。
   一是支持淮北市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样板区。淮北市结合发展实际,谋划启动了“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国家创新驱动示范区”创建工作,该项工作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要求,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李锦斌书记不久前来我市调研,要求我市“着力打造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开放创新新高地,成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样板区”。近期,我市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分类引导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的指导意见》提出的“选择具备条件的城市(地区)创建转型创新试验区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市”的政策指引,正在不断丰富完善创建工作内容。恳请在省级层面支持淮北市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样板区。
   二是支持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恳请在省级层面支持淮北市加快建设国安二期、虎山二期等煤电一体化项目,支持卓泰煤化工为龙头的新型煤化工基地发展,提高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和综合利用率;支持铝基高端金属材料、碳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发展;支持相邦陶铝新材料为龙头的千亿产值板块发展。
   三是支持我市生态环境治理和淮水北调用水相关工作。恳请在省级层面支持淮北市实施东湖、中湖、朔西湖、凤栖湖等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项目和包浍河治理、河湖水环境修复与治理项目等。恳请省级层面考虑淮北市财力和工业结构现状,在淮水北调用水定价方面给与支持。
 

上一条记录: 李红:皖北经济发展2018年阜阳年会阜阳市发言材料
下一条记录: 罗 宏:皖北经济发展2017年淮南年会讲话提纲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芜湖路155号昇华大厦511室    电话/传真:0551-62865616     电话:0551-62875027
技术支持:安徽网库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90098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