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您的位置:首页>> 皖北年会

邵郁:坚持绿色发展,推动转型升级

2017-10-10 8:47:51  作者:  点击率:1783

——在皖北经济发展2017年淮南年会上的发言
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邵郁
2017年9月1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宿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走出一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闯出绿色发展的宿州新路。
一、以法治手段推动绿色发展
近年来,宿州坚持以法治方式推动绿色发展。我市把《宿州市城镇绿化条例》列为首个立法项目,陆续出台了《宿州市城镇绿化条例》《宿州市市容治理条例》《宿州市农村垃圾治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
一是建立完善绿色发展的组织体系。成立了宿州市实施绿色发展行动专项小组,印发了《宿州市实施绿色发展行动专项小组工作机制》,明确了绿色发展专项小组的工作规则,专项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初步建立了信息报送、联动调度、督促检查等工作推进机制。
二是建立完善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宿州市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闯出绿色发展宿州新路实施方案》,探索打造了具有宿州元素的现代田园城镇,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宿州,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在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中闯出绿色发展宿州新路。同时,还配套出台了《宿州市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 “两河一廊”三大绿色发展板块施工方案》《2017年绿色发展行动工作要点》等实施方案。
三是建立完善绿色发展的责任体系。我市确定了以市委书记和市长分别任主任的宿州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加强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出台了《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试行)》,明确党委、政府及司法部门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责,深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建立“分级负责、权责一致”的责任体系。
二、以循环低碳经济引领绿色发展
一是实施绿色产业培育工程。积极推进绿色制造,组织企业建设绿色工厂,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培育绿色产业。一方面积极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按照“石墨烯+电子桩+创新平台+新能源汽车”一体思路,谋划打造皖北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基地;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对接实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半导体照明产业化、节能环保汽车和家电产业升级壮大等工程。积极争取列入全省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专项行动计划。加快发展LED应用,绿色照明、室内车内环保设备、空气净化和净水设备、新型环保材料及涂料、建筑节能材料等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结合我市首位产业战略,重点发展食品果蔬加工、绿色建材等产业。
二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发挥节能与减排的协同促进作用,严格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实施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工业领域能效提升行动,实施“能效对标”活动,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措施,积极落实产品单位能耗限额标准,促进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增效,制定并实施高耗能行业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体系,持续提升重点用能行业产品能效水平。
三是严格市场准入、狠抓淘汰落后产能。严格准入管理,对新上项目做好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评价,对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从源头上把关预防。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狠抓淘汰落后产能,坚持市场运作和政府调控相结合,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手段,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特别是切实做好非煤矿山整治。新建和改建的非煤矿山企业,全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建设。对于停产整顿改造以及现有正在生产的企业,在提高开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的基础上推进结构升级、整合现有矿山企业资源,扩大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打造环保型、安全型矿山企业,增强竞争力。
三、以强力治污保障绿色发展
一是强力推进大气、水污染专项防治。针对空气质量改善问题,采取标本兼治、重点突出的原则,重点整治非煤矿山污染、煤矿矿区扬尘、道路扬尘、建筑扬尘、城市烟尘、码头扬尘、秸秆焚烧扬尘污染等七大类问题。自2016年专项整治以来,共关闭非煤矿山企业247家,制止非法开采行为306起,查扣机械203台,刑事立案8起,拘留23人,全市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针对水污染治理,采取点面结合,重点查处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项目及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共拆除2441平方米违章建筑、清理取缔主要河道两侧30米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同时,加强跨界污染联防联控,先后与蚌埠、徐州、淮北等市签订了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议和环境保护合作交流协议。
二是强化废弃物、垃圾的处理。加强工业废弃物的污染防治,重点开展对煤炭伴生或衍生的煤层气、煤泥、煤矸石、炉渣和粉煤灰等废弃物进行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实现各项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2016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6.53%。持续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坚持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相结合,行政推动与技术服务相结合,政策引导与严格奖惩相结合,严格落实各项综禁措施,今年午收小麦秸秆还田规模为440万亩,收储利用量约为50万吨,小麦秸秆总利用率约为90%。积极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置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持续得到改进。截至目前,我市下辖各县区全部建成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各项防渗措施全部落实到位。光大环保能源灵璧有限公司更是建成全亚洲第一个投运的垃圾和生物质发电一体化项目。我市生活垃圾处理全面进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轨道。
三是严格环境保护执法监管。我市出台了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的实施意见,实现了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有序对接。同时,我市严格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绝不姑息,发现一处,查处一处。2016年,全市共查处各类案件215起,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491个。
我市走绿色发展之路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受产业结构、外部影响等内外因素制约,目前全市绿色发展之路仍然漫长,绿色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借鉴兄弟地市经验做法,进一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科学规划,发挥规划对绿色发展的引领;着力环境保护治理,筑牢绿色发展资源保障;着力强化法治保障,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努力为建设绿色江淮、绿色安徽作出新的贡献。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芜湖路155号昇华大厦511室    电话/传真:0551-62865616     电话:0551-62875027
技术支持:安徽网库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9009879号-1